近年来,网贷平台“爆通讯录”的现象屡屡发生,即网贷平台在借款人逾期不还款时,将借款人通讯录中的联系人信息泄露,通过短信、电话等方式进行催收,给借款人和其亲友造成严重困扰。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,也严重侵犯了个人隐私,亟需得到严厉打击。
网贷平台爆通讯录违反哪些法律法规?
-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》规定,金融机构应当依法保护客户的金融信息安全,不得泄露客户的金融信息。
-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》规定,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获取、披露、使用、修改、删除他人的个人信息。
-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》规定,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。网贷平台在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时,应当明确约定信息使用规则,不得擅自将借款人通讯录信息泄露给第三方。
网贷平台爆通讯录有哪些危害?
- 侵犯个人隐私。通讯录信息属于个人隐私信息,网贷平台将其泄露给第三方,严重侵犯了借款人和其亲友的隐私权。
- 扰乱社会秩序。网贷平台通过“爆通讯录”施加压力,迫使借款人还款,可能会引发社会矛盾,扰乱社会秩序。
- 损害社会信用。网贷平台“爆通讯录”的行为,会给借款人和其亲友造成名誉损害,影响其正常生活和工作。
如何遏制网贷平台爆通讯录现象?
- 加强监管。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网贷平台的监管,严厉查处“爆通讯录”等违法违规行为。
- 完善法律法规。应当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,加大对侵犯个人隐私行为的处罚力度。
- 提高公民意识。公民应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,谨慎授权网贷平台获取个人信息,并积极维权,举报网贷平台“爆通讯录”等违法行为。
网贷平台“爆通讯录”的行为,是严重侵犯个人隐私的违法行为,必须依法严惩。只有多方合力,才能铲除这一乱象,维护社会公平正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