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,全球央行面临着通胀高企、经济增速放缓的双重压力,纷纷采取加息措施以抑制通胀。与此同时,中国经济稳步复苏,通胀水平总体可控,中国人民银行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,并多次重申“不搞大水漫灌”。
全球央行利率调整情况
2022年,全球央行加息步伐加快。截至2023年7月20日,美联储已累计加息11次,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至2.25%-2.5%。欧洲央行也于7月21日宣布加息25个基点,将存款利率上调至-0.25%。英国央行则于7月26日宣布加息50个基点,将基准利率上调至1.25%。
中国央行利率调整情况
与全球央行加息潮不同的是,中国人民银行2022年保持了货币政策的稳健性。1月17日,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由8%下调至7.5%,释放长期资金约1.2万亿元。4月25日,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5年期LPR下调15个基点至4.45%,为2015年1月以来首次下调。
中国央行利率调整的意义
中国人民银行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,有利于保持经济平稳运行。一方面,降低利率有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,促进经济投资和消费。另一方面,稳健的货币政策也能够避免过度的货币刺激,引发通胀。
展望未来
展望未来,全球经济增长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,通胀压力依然存在。中国人民银行将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,保持货币政策的灵活性,适时调整政策力度,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。